東奔西跑hi翻天(國內), 體驗分享

2025這嘉最好玩,品味茶香文化雙遊程,「嘉義二通街區走讀」及「夏荷氳韻·品味茶香文化遊程」來走讀好過癮

 

由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舉辦的走讀二通商圈之旅,路線由蘭桂坊花園酒店出發,專業導覽老師帶領遊客漫步二通老街

嘉義市兩大商圈成功爭取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計畫經費,以「這嘉最好玩」雙主題遊程設計,規劃有「森林鐵道文化」與「品味茶香文化」為主軸,串聯街區導覽、職人店家、木工體驗與茶席品茗,當日我們就是以「嘉義二通街區走讀」及「夏荷氳韻·品味茶香文化遊程」來走讀

相當用心的是在整個走讀的開始每個人都發放耳機,讓大家在走讀的過程中,不至於因為隊伍拉長而聽不到導覽人員的介紹

第一站從蘭桂坊走出來到文化路上就可看到位於文化路上的嘉義郵局,現以文化資產的新身分佇立在街頭,目前正在進行整修工程

外觀以土黃色為基調,在早期就是為了防止戰爭在天空被關注,而設計的隱藏色,重現日據時代的經典模樣,獨特的水平線條、圓弧形的牆體,都跟現今的郵局完全不一樣

走進巷內這個隱藏版的小圓環

旁邊就可以看到「關廂境廟」位於中央第二市場內,主要是供奉福德正神及關聖帝君等文武財神,可是嘉義擁有百年歷史的財神古廟

廟口上方懸吊的福祿壽香環,這種壯觀的畫面在現在很多廟宇其實都比較少見

 

拜拜完別忘了摸摸神桌上「檜發財元寶」,沾沾財氣

這裡相當特別的是虎爺居然不是在桌子底下,而是特別安置在旁邊

現在才發現居然還有充電線結緣

剛剛在地板上去還有「五蝠」

而且發現到了嗎?廟的階梯下方居然還有地下室的一個氣孔,真的是超級有故事的廟宇

轉角的船長饅頭店,也是在地隱藏版的小點心

看看冰箱上頭貼著的品項價格真的讓人驚訝,紅紙泛黃褪色的紙張寫著2顆只要5元,是在地人才會知道的好味道。

別看店家沒什麼人潮,其實是早都預訂好的,許多人都是預約一包一包的購買,看著現場店家人員還是手不停的一直製作

 

如拇指般大的饅頭,現場購買原味跟黑糖口味跟大家分享,小小的但咀嚼後那淡淡的黑糖香氣,真的讓人相當回味

 

「興義發記玩具店」是間歷史悠久的玩具店,從古早的彈珠童玩到時下流行的模型應有盡有,走讀這天剛好遇到公休,但家中有小孩的我們一定會找時間再來尋寶

 

嘉義針車行1944年開業,至今已傳承到第5代經營

看到牌樓上登載四位數字電話號碼,可是透露嘉義針車行在中正路的歷史

在門口陳列的這一台針車(縫紉機)跟小時候我家裡有的是一模一樣,現在針車雖然已經越來越少人使用,但是嘉義針車行依舊繼續提供著維修服務,讓老針車可以重獲新生

走進店裡看著店內陳列不同年代、各式各樣的針車,也有針車零組件介紹,從早期單一功能的針車,到可縫紉多種花樣,每台針車乘載不同歲月、故事,真的很值得走訪

牆面上介紹的嘉義針行

而且在這裡居然才知道斗六原來早期是販賣吐毛的大宗

還有活動別忘了來這裡收集蓋章

 

隔壁的順利行也是一樣,排樓上登載的就是電話號碼,這真的好有歷史

 

「乾興鞋行」門口陳列一整排的鞋盒,上面「中國強」三個字,可是創立超過半世紀,陪伴過無數人的青春

在60、70年代「中國強」這個從代工到自創品牌的MIT台灣鞋,主打舒適耐穿,厚實

 

到現在中國強耐走耐看的品質也有一群忠實愛好者,我們當日的嚮導當天穿的鞋子也就是中國強的帆布鞋

 

沿著中正路繼續往前走,穿過文化路,就會看到知名的「林聰明砂鍋魚頭」,就算到了下午時段,排隊人潮還是滿滿滿

距離林聰明砂鍋魚頭不遠處的金和泰,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五穀堅果專賣店,走進店裡,店員熱情的招待飲品,剛好為炎熱的夏日午後消消暑,重點大器還可以提供續杯,真的太過癮

 

牆面還訴說著金和泰在嘉義二通老街這裡的歷史

小小的店面左右兩旁擺滿各類五穀雜糧、蜜餞、南北乾貨、調味料,上百種商品宛如小型迪化街

這裡的堅果堅持從選料到烘焙、包裝全程不假他人之手,嚴選最高品質的堅果,以10至16小時的低溫多段式烘焙,保留堅果的完整營養,如果有興趣,店家也會大方提供試吃

附近的戲院早期的前身居然還是牛肉場、茶室

 

沿路走著還可以看到有些店面騎樓居然還有防空洞

走在路上看到路邊的走馬燈居然是女孩子在奔跑

由中正路、光華路與興中街交會的六岔路口,見證著過往嘉義繁華的面貌。原有的興中派出所,是古諸羅城的西門位置,現已改為西門交誼創新所,現為一個地方創生基地,不定期舉辦不同的展覽及交流活動

 

 

一整趟我們走訪嘉義郵便局、土地公廟、黑糖小饅頭老店、嘉義針車行、乾興鞋行、林聰明沙鍋魚頭與金和泰雜貨鋪等店家,天氣雖然炎熱,但是可以走讀巷弄聽著故事真的太過癮

 

而在商圈導覽的安排下,我們享用了沁涼的「一銀仙草」,瞬間暑氣全消

 

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西門交誼創新所正舉辦「二通圈什麼」展覽,內容是串聯二通店家的故事,如果想更了解二通商圈,可以先來這裡做做功課,在舊照片故事中,讓人看見歷史記憶與現代街景交織的魅力。

 

在這展覽內可以看到相當多創新的擺設跟故事,輕鬆解讀不複雜,等於剛剛走訪過的店家都可以在一一回味

最後來到嘉義舊監獄旁的宿舍群,進行一場阿里山茶品味之旅,一趟結合導覽、老建築與在地文化特色之旅

沿路走訪嘉義第二司法新村,這裡可還是有人員入住,所以在走訪的過程中要安靜,別打擾到他人的作息

「品味茶香文化」遊程在嘉義舊監獄宿舍群「更生島36號教室」舉行,嘉義不僅是茶鄉,也是木都,全市約有6000多棟的日式建築,為了改善老屋使用率,近年來在市府的地方創生輔導下,許多老屋被重新活化,有了新面貌。

一進到現場就先在門口看到精美的茶品擺設

這次的茶席體驗場域將歷史建築蛻變為文化傳承空間,場域相當的日式,未來有需求都可以來這裡租借

 

開場由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理事長劉慶宗分享這雙主題遊程將導覽、木工DIY與茶席體驗串聯,完整呈現嘉義的多元文化,希望未來大家來到嘉義能因深度體驗而再次回訪

 

「夏荷氲韻品味茶香文化」在茶席主理人林莉姍與茶師團隊的引導下,知樂堂琴齋洪若虛大師以古琴樂聲陪伴下,展開一場嘉義特有的慢文化體驗。

茶席體驗中,我們一共品嚐了三種不同的茶,茶師以細膩優雅的手勢與輕聲細語,帶領我們進入一段段茶的旅程

當天我們更是特別的由“蕭正豪”司茶人帶領,第一次是由男生的司茶人來安排,真的感受很不一樣

 

 

角落的擺設

阿里山白茶

迎賓的「阿里山白茶」白茶保留了茶葉原始的葉片型態,茶湯清澈、清新淡雅,彷彿是山林的第一縷晨霧。

 

第二款阿里山烏龍茶,品茶過程中,茶師還會依據時節設計不同的主題

 

 

原始品嚐相當清新

特別以蓮花入茶,讓醇厚的烏龍茶多了幾分幽香

這畫面真的相當唯美

最後以阿里山紅茶結尾

茶湯甘潤飽滿,帶有天然果香,為茶席留下深刻餘韻

 

最後搭配茶點是順滑的綠豆糕藏著酸甜的蔓越莓,綿密Q彈的紅豆糕清甜爽口,搭配茶飲恰如其分地為整場品茗體驗畫下完美句點

 

這次的走讀二通、品味茶香之旅外,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也有推出歷史導覽、手作體驗等課程,詳情可以逕行洽詢。

 

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 : https://www.facebook.com/chiayigogog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